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19-00936 | 生成日期 | 2019-01-31 | 公開日期 | 2019-01-31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內容概述 | 無錫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
重點計劃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外貿進出口穩中提效,服務貿易額增長5%以上,到位注冊外資36億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省定范圍內,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2.8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節能減排和大氣、水環境質量確保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堅定實施六大戰略,堅定打好三大攻堅戰,努力做到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更強,經濟運行和發展態勢更穩,生態質量和人民生活更好,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基礎,奪取“強富美高”新無錫建設關鍵性勝利,奮力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
(一)優化供給擴大需求,綜合施策穩定增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落實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意見;實施“新33條”等一系列為企業降本減負政策意見。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促轉型方面的關鍵性作用,組織實施100個市級重點項目;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發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高水平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和文化出口基地。全面放開民間投資領域,保證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金融服務創新,加大信保基金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擴大中小民營企業應急轉貸業務。
(二)集聚資源創新發展,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培育雛鷹企業600家、瞪羚企業160家、準獨角獸企業25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4%;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比重達到1.74%。新增新型研發機構2家以上、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以上、省級以上眾創空間5家以上;新增企業院士工作站7家以上,簽約駐錫科研院所2家以上;引進產業升級創新領軍人才35人;擴大“蘇科貸”“錫科貸”規模和范圍,全年發放風險補償貸款30億元以上。提高財政性科技投入占GDP比重,提高財政性科技投入增長幅度;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0億元;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9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
(三)聚焦重點融合發展,堅定推進產業強市。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已具規模的新興產業,扶持發展正在成長的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重點打造高端紡織服裝等16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打造一批省級、市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和公共服務平臺,創建中國電影產業改革開放試驗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城市大數據中心、中電海康、浪潮大數據等數字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加強樞紐產業集聚發展規劃引導,引進培育一批樞紐型企業,加快培育發展樞紐型產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出臺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政策措施,鼓勵大規模制造企業向總部化轉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市農業園區面積比重達到52%,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80%以上,新建“百企建百園”工程項目20個以上;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制定出臺軍民融合發展政策意見,爭創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四)深化改革加強攻堅,爭創體制機制優勢。全面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開展“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建設;推廣復制江陰集成改革試點經驗,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復制推廣“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經驗。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建立市、區政府財力協調機制;全面落實個人所得稅新政。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董事會授權、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改革試點。推動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強化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息共享和信用聯合獎懲,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五)擴大開放深化合作,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推行進口“提前申報”通關模式,建好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跨境電商通關服務公共平臺。優化引進外資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實際利用外資總額比重達到58%;設置“一帶一路”、跨國并購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辦理綠色通道。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以及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揚子江城市群、蘇錫常一體化等建設發展大局;積極推進南北掛鉤共建園區建設,精準組織實施援疆項目。
(六)整體謀劃交通先行,形成一體發展格局。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實質推進錫澄、錫宜兩個協同發展區規劃建設。推動太湖新城生態化、現代化、國際化建設;加強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穩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停機坪和新貨站擴建項目,推進宜興丁蜀通用機場建設;推進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段建設,開工建設錫澄城際軌道S1線;全力推進蘇錫常南部高速、常宜高速、宜長高速建設,啟動312國道快速化改造;加快推進錫澄運河整治工程市區段建設,開工建設無錫(江陰)港申夏港區長洋碼頭工程。推進地鐵1號線南延線、3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建設,啟動第三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實施鳳翔路、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新錫路北延、運河東路(大修)、興昌路北延等道路。
(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美麗宜居家園。統籌推進太湖生態保護圈、江陰長江生態安全示范區、宜興生態保護引領區建設;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推動綠色金融區域改革創新。加強全市161條河道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水平,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達到60%。實施太湖一、二級保護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實施錫東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建成投運惠聯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推進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場、填埋場建設,力爭資源化利用處理能力達到90萬噸,填埋容量達到30萬方。加強河長制信息化建設;繼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探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創新環責險“無錫新模式”,高風險企業參保率達到90%以上;完成造林綠化5000畝以上,林木覆蓋率達到27.4%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6%以上。
(八)富民增收共建共享,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加大創業、就業支持力度,全年扶持創業1萬人、帶動就業5.1萬人;適時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持續提高低保對象保障標準,建立經濟薄弱村脫困轉化長效機制,精準推進“陽光扶貧”;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創建2-3所省高品質示范高中、3-4所省現代化示范性(優質特色)職業學校;加強與江南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辦學,籌建無錫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推進市屬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優化調整,完成市婦幼保健院婦保和兒保大樓改造,建成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南院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建設;全面放開定點醫藥機構管理,統籌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新建一批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區域性助餐中心和智慧養老服務機構;出臺市區居家養老援助服務實施辦法,實施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加快推進養老護理型機構建設,養老護理床位占比達到56%以上。打造“江南文化名城”,啟動建設無錫美術館新館,提升改造無錫博物院硬件設施;提升大運河沿線城市風貌;爭創“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來源: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