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2-10 13:56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文明交通是城市的一張名片,體現著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全國最暢通城市”、全省首個“綠色交通城市”曾是所有無錫人引以為傲的稱號。
然而近年來,朝九晚五的“潮汐堵”、難接難送的“就學堵”、日常行車的“秩序亂”等交通問題日益凸顯。在市兩會上,怎樣為無錫高質量發展鋪設一條文明暢通的“高速公路”,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去年8月14日,我市啟動為期三年的新一輪交通文明整治行動。通過開展對違法停車、不禮讓斑馬線、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等方面的整治,我市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和道路交通文明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謝家學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強對交通違法的處罰力度,嚴懲屢次違法者;除電子抓拍機動車違法外,還要加強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違法的現場執法力度;可以組織交通違法者上路執勤,讓他們對交通違法的危害加深認識;還可以在公共交通領域先行試點,把交通違法納入公交車、出租車等運營車輛的績效考核中,交通違法行為多,評優評先一票否決。
潘漢中代表說,處罰只是進行交通管理,促進文明交通的一種手段。從其他國家和城市的先進經驗來看,科學、合理、精細地設計和建設基礎交通設施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規范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避免交通違法和不文明交通行為的發生。
例如,當一個信號燈前的某個車道經常出現機動車強行加塞的現象,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這個車道的通行時間設置得不合理;當斑馬線沒人走,附近的綠化帶里卻被踩出一條小路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斑馬線的位置設置得不合理。所以,建議在基礎交通設施的設計建設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文明交通的主體是人。康立為代表認為,光靠處罰、整治,治標不治本,培養交通參與者的文明出行意識尤為重要。可以將道路交通法、文明出行等相關內容引入教材,從小培養守法、守規、講文明的意識;還可以運用網絡手段,通過熱門微信公號、熱門手機客戶端推送相關內容,潛移默化地把文明出行培養成一種習慣、一種自覺的行為。
同時,還要加強社會監督,看到他人有交通違法或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時,不能視而不見應該進行制止,并運用輿論的力量,讓交通違法者和有不文明交通行為者感到羞恥,從而避免再犯。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