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05 11:27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隨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無錫積極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開展池塘生態化改造和池塘尾水處理,推進綠色防控減少農藥用量,推廣綠色種養循環、秸稈綜合利用……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典型,它們為生態水產養殖、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農田氮磷攔截、標準化生產推廣、農副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開創健康土壤新模式
來到位于陽山水蜜桃核心產區的建勤家庭農場時,農戶正在將剛收割下來的麥穗脫粒后在場上攤曬,而這些小麥居然是種在桃林里的。“桃樹行間空著也是空著,去年冬天我就嘗試間作了約3畝小麥,現在正好到了收割季,小麥穗大粒飽,畝產能有1000斤!”農場負責人孫建勤驚喜地說。
孫建勤認為“健康的土壤是優質食品的基礎”,桃麥間作就是一次全新嘗試。“原本準備種黑麥草的,考慮到其生長量大,秸稈比較多,后來我轉念一想,小麥秸稈量更足且又有收成,何不嘗試間作小麥呢?”孫建勤說,以往到了冬天果農幾乎不去桃園,種了小麥后他經常要去看看小麥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管理,順帶就把桃樹一起照顧了,桃、麥都長勢喜人。
為了增加果園有機質,孫建勤曾嘗試過很多措施,比如利用桃枝條、稻殼、稻草等各類秸稈還田增肥土壤。很多人不要的廢棄物在他眼里可都是“寶貝”,“因為哪怕是田里長出來的一棵草,也吸收了我們的肥料、通過光合作用補充了大自然的養分,扔掉不是浪費了嗎?像人家不要的秸稈、稻殼、草木灰,草坪上割下來的草等等,我都愿意花很多的人工和精力搬回自己的桃園里,把它們還田。”孫建勤笑稱,這也是他的“孫氏懶農種植法”理念之一。
此前,他還和南農大一起做生草試驗,嘗試通過種植紫云英、黑麥草、鼠茅草、毛苕子等來“以草抑草”,涵養天敵、協調土壤環境,達到不打除草劑、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土壤也是有生命的,果園生草后,就像給土壤蓋了一層被子,能縮小土壤的溫差,有利于果樹根系生長發育及對水肥的吸收利用;而且還能透氣保濕,保留微生物和改善果園小氣候。”
近年來,建勤家庭農場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的原則,通過不斷學習、探索和承擔項目,將生態農業技術、現代先進裝備、綠色低碳理念引入種植全過程,成為陽山水蜜桃長枝修剪、生草栽培、健康土壤管理等核心技術的領頭羊,并于去年底獲評農業農村部首批“生態農場”這一“國字號”榮譽。
接下來,孫建勤還計劃實施“機器換人計劃”,開展第三方桃園機械化服務;繼續實施水蜜桃“健康土壤、科學栽培、合理防治”全程綠色高效集成技術,提高產量品質;創建“農場聯合體”模式,帶動一批桃農共同走上生態農場建設道路。
實現水產養殖生態化
池塘養殖是惠山區漁業生產的主要方式,也是水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保障。為加快推進水環境治理和生態漁業建設,惠山區農業農村局優化養殖生產空間布局,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在池塘生態化改造中選擇百畝連片的養殖場先行先試,為池塘生態化改造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
玉祁街道惠民家庭農場正是一派夏收的田園風光,該農場為“漁-藕-田”循環農業模式,102畝養殖池塘經過生態化改造后,構建了“多級利用區+曝氣池+人工濕地”系統,通過管道、溝渠將養殖系統和水質凈化系統連成一個可循環的整體,凈化覆蓋范圍350畝。該農場在核心濕地區前端布置臭氧殺菌器,并建設了潛流濕地,布設吸污管道,濕地下部由活性炭、火山巖等生態環保材料堆積,頂部種植美人蕉、鳶尾等水生植物來過濾污水,監測結果表明水質符合排放標準。
位于堰橋街道堰北社區的界涇水產養殖場總面積約210畝,整塊區域內有大小池塘19個。這里主要養殖四大家魚、河蟹、中華鱉及錦鯉,但散戶為主的粗放養殖模式也帶來了環境污染,養殖生物的排泄物、大量飼料和添加劑的使用造成水體富氧,未加處理的尾水直接排放影響外河道水質。
為推進養殖尾水治理,去年堰橋街道投資了300多萬元對界涇水產養殖場實施了池塘生態化改造,該項目也是2021年省“治太”項目重點工程。現場看到,養殖場核心區域新建了3個凈化池,依次是800平方米的沉淀池、800平方米的曝氣池和1600平方米的人工濕地。“以前養殖戶換水、加水都是直接向外河道排放或取水,易造成水源污染。現在養殖場的尾水通過預埋管道流經3個凈化池層層過濾后再回流到養殖池塘,實現養殖池塘循環水利用的同時幾乎沒有污染。”項目負責人介紹,整個凈化過程采用了集排污技術、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曝氣硝化技術、植物吸收凈化技術、微生物及藻類調控技術等農業生態工程及生物處理技術,并通過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水質各項指標,確保符合江蘇省《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
“從近半年來的運行情況看,總氮、總磷下降了50%。由于水質較好,養殖場內河蟹成活率提高了10%-20%,預計生產效益可提升25%。”堰橋街道農業農村局主任胡劍波介紹。
打造綠色智慧型蔬菜大棚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然而,農田退水攜帶大量氮磷營養物質直接入河,既帶來經濟損失,又造成環境污染。為解決“養分變污染”的問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惠山區農業農村局在洛社鎮天授村1000畝蔬菜基地建設種植污染控制工程。該基地包括720畝核心蔬菜基地和280畝水稻良田示范地,其中蔬菜產業基地以生態化建設、區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為目標,著力提升基地綠色化、科技化、信息化、高效化水平。目前該工程已近尾聲,預計于7月底正式投用。
在施工現場看到,一排排高挑整齊的大棚框架已經搭建完畢,工人們正在鋪設膜布。大棚外環繞著的一圈總長約8000米的海綿化生態攔截溝渠,跟傳統水泥封閉式溝渠不同,這里的溝渠鋪設了鏤空生態磚,在加強農田排水能力的同時,可降低排水溝邊坡坍塌對農田排水產生的影響,還保留了生物多樣性。“蔬菜基地徑流污染的農田退水將通過生態攔截溝渠流入人工濕地中進行處理回流,濕地種植的鮮食子蓮不但具有觀賞性,還可以吸收降解氮、磷等營養元素,充分凈化尾水,實現種植區域的水資源循環利用。”施工方負責人介紹,凈化后出水排放水質可達地表水Ⅳ類標準。此外,還新建了廢棄物資源處理中心,可對蔬菜基地的尾菜、植株秸稈發酵堆肥再利用。接下來,將對周邊道路鋪設透水瀝青,并對河道進行生態化改造,提升整個系統的海綿化。(潘凡)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