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08月29日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文號 | 錫政辦發〔2022〕52號 |
---|---|
制發機關 |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5-16 17:40:57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提升完善
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錫政辦發〔2022〕5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強化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持續擦亮“無難事、悉心辦”營商環境品牌,不斷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的制度環境,全力打造有較強競爭力、有“觸角”、有結構變化、有溝通聯系的企業服務生態圈,現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企業服務顧問團制度
聚焦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堅持“客戶鏈”思維,建立由政府服務企業專員、行業協會、第三方專業機構、示范企業多方共建的顧問團制度,發揮市場化專業服務機構作用,進一步完善企業服務網絡體系,加強政企協調聯動,推動形成“組織聯動、活動聯辦、服務聯手”的企業服務新模式。
1.完善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健全“24小時不打烊、360度無死角”的招商護商工作體系,加大對重點企業的全天候、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各市(縣)、區完善政府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建立信息庫,明確聯絡員,通過走訪、座談、電話等形式,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政策訴求、投資計劃及資金到位,及時宣傳并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各項惠企政策,協調解決企業在建設投產、生產經營等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限時辦結,做到問題反饋率100%。對每家企業每月走訪不少于1次。每兩個月按產業或國別分類召開重點外企座談會,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以及需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2.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各級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經濟發展重要作用,及時向政府反映企業需求和呼聲,制定并執行行規行約和各類標準,協調行業企業之間的經營行為,鼓勵公平競爭,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支持商會協會在新技術推廣應用、政策推送、企業人力資源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和企業家意愿,組織召開涉企部門專題座談會,在產業政策制定、行業標準設立等方面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責任單位:市工商聯、市民政局及市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強化涉企服務。加強與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設立無錫市化工安全技術中心,服務指導全市化工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指導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等行業中高危領域企業投保安責險,幫助企業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等各類工作。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服務。推行生產安全隱患專家會診與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切實提高政府安全監管效能,為企業生產系上“安全帶”。(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4.完善優秀企業示范幫扶機制。組織行業領域內生產、安全管理優秀企業示范幫扶,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市場準入、產品拓展、法律維權、供應鏈服務等方面,以座談會、宣講會等形式,開展“企業互相幫”等活動,形成政府組織、企業互幫、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全力助推多方企業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及市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二、加強線上線下全方位企業服務平臺建設
圍繞服務企業便捷、快捷辦事,充分運用“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思維和手段,依托各類親清企業服務直達平臺,聚力提升網上涉企服務能力。
5.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以江蘇政務服務網無錫綜合服務旗艦店、APP無錫站為全市政務服務統一入口,推進信息系統、業務專網、政務服務移動端應用“應統盡統”“應并盡并”,完成與“靈錫”城市服務APP的對接,實現“靈錫”城市服務APP和政務服務APP無錫站同源發布。優化再造辦事流程,推動更多公共服務事項接入江蘇政務服務網,更大范圍內實現“一網通辦”。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持續深化“綜窗”改革,加快提升政銀合作服務,實現政務服務“好差評”覆蓋全市,力爭“應評盡評、滿意好評”,“差評”整改滿意率達100%。(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城運中心及市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6.推行惠企政策“一網兌現”。拓展“惠企通”平臺應用功能,圍繞企業訴求直達、政策直達、資源直達,從企業群眾實際需求出發,探索設置相應工作模塊,建立企業基本信息庫,運用AI智能匹配技術,通過工商大數據、企業提交的信息等進行智能匹配和計算,逐步實現產業扶持資金等惠企政策精準匹配、主動提醒、上門服務、智能導辦服務,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實現全流程線上申報審批。進一步提升“12345”便民熱線功能,暢通“一企來”服務渠道,完善企業訴求、問題和建議的線上反饋機制,并借助信息化技術,持續推進便民熱線歸并優化。(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城運中心及市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7.推行公共資源“一網交易”。堅持“應進必進”原則,加強平臺智慧化服務,上線“錫交易、悉心評”系統,推行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人運用系統現場直接評價打分。推廣使用移動CA“標證通”,實現投標人足不出戶即可參與招投標。上線數字見證系統,對評標過程數字見證并同步錄音錄像,提升評標過程的公正性。(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8.推進企業開辦線上線下融合辦理。推廣新版“全鏈通”平臺應用,推行開辦企業“一件事”辦理,全面實行開辦企業“110標準”,實現新辦企業“1個環節”審批、“1天以內”辦結、“零成本”開業。設立企業開辦專窗,推進企業開辦線上、線下融合辦理,實現一網通辦、一表填報、一窗受理、一次領取。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進一步放寬對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的登記限制,推廣電子營業執照綜合應用,在全市范圍實行為新辦企業免費幫辦代辦、免費刻制印章等服務。(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無錫市中心支行及市各有關部門)
9.推行工程審批服務“成全助手”。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升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不斷提升數據共享的質量、時效,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上傳、評審意見和審批結果即時推送,推動更多事項“掌上辦”。優化提升重大項目“成全助手”服務,根據項目審批需求、問題清單,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對接,助力重點項目前期審批。建立專班服務機制,倒排審批進度,統籌協調解決審批手續辦理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推進建設工程審批“全域辦”,通過投資建設項目綜合窗口向企業和個人提供咨詢服務、異地收件、平臺申報、查詢反饋、互動交流、信息查詢、辦件出證等服務,實現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網上辦、就近辦、異地辦、馬上辦”。(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及市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0.推進稅費服務智能化。擴大“稅務營商專員”“IPO稅援團”“阿福稅援”稅務志愿者等品牌影響力,持續深化“阿福稅通”征納互動平臺應用,打造集成“智能導、隨時問、精準答、遠程辦”的新型征納互動平臺。推進智慧稅務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建成“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轉變。加強“智能微稅廳”建設,進一步拓展實體辦稅服務大廳的服務范圍,解決特殊群體及相對偏遠地區辦稅路程遠、時間長等辦稅“痛點”問題,打通小微企業辦稅繳費“最后一公里”。(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三、厚植支持企業成長制度沃土
完善重大產業項目服務、企業上市服務、財政金融支持服務、人才招引服務等資源要素服務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厚植企業發展所需的制度沃土,推動企業集群發展壯大。
11.建立重大產業項目服務專班制度。做好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從備案到開工建設階段的前期手續辦理和要素保障,以及由開工建設至竣工滿產階段的服務保障、績效評價。各行業主管部門提前介入,逐個項目梳理剖析建設要求、時序進度、要素保障條件,特別是協調解決環保、能耗等瓶頸制約問題。按照“逐項梳理、精準服務、高效辦理”要求,服務好省、市已開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人才招引、設備通關等要素保障。聚焦10億元及以上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重大產業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制度,加快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市政集團、無錫供電公司及市各相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2.健全市領導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堅持落實市領導聯系服務重大產業項目制度,原則上每半年深入項目現場1次,牽頭協調各地區和項目單位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對省、市重大產業項目的前期進度、簽約項目備案率、備案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投資完成率、竣工項目投產率、最終產能達效率等情況,落實月度通報制度,實行每月監測、督查通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原則上雙月召開一次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協調例會,對于重大產業項目推進過程中需市級層面協調的問題,實行問題清單“掛號管理”,根據問題解決情況逐一銷號。在全市排出一批重點企業,由市領導聯系走訪,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轉型升級、增資擴產、安全生產等情況,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難題。(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及市各相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3.完善企業上市服務機制。深入推進“3150”計劃,幫助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上市板塊,對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培育輔導、環評產權辦理、利潤調整、資產重組、稅收、用地等開展全方位綠色服務,對企業上市進行分階段政策獎勵。完善企業上市工作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有針對性地組團開展“一對一”上門專項服務。完善分階段、分產業鏈精準培育機制,分資本市場上市板塊進一步擴充完善上市后備企業庫,重點加強對“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業等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上市掛牌培育。完善“產業引導基金+社會資金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金融服務機制。強化上市公司兼并重組服務,通過企業并購融資、投貸聯動、貿易融資等資金服務,以及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債券融資等各類業務進行支持。(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及市各有關部門)
14.完善財政支持服務機制。創新財政支持方式,通過縣區轉移支付、股權投資基金、信保基金、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不同類型企業發展,解決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聚焦太湖灣科創帶建設,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鼓勵企業申報市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級和省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及市各有關部門)
15.完善金融支持服務機制。優化重大產業項目融資對接服務,積極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增加對綠色低碳企業的優惠利率中長期貸款支持。大力推動科技金融,完善專項科技信貸管理政策,優化獨立的科技型企業授信審批、風險容忍度、風險定價、考核激勵等機制。完善多元資金支持機制,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開發科技信貸產品,開展知識產權、股權質押融資,探索科技型企業直接債務融資服務創新。完善資源配置、績效考評、盡職免責、風控管理等制度,形成有利于支持小微企業的長效機制。加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力度,啟動金融支持“專精特新”梯次培育行動。(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無錫市中心支行、無錫銀保監分局)
16.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機制。支持用人單位通過提供房租補貼形式解決人才住房困難,鼓勵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和產業園區利用自有存量用地建設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務設施。針對企業招工難、留優秀技術人才難等問題,結合我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完善外來人員子女入學等各類切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引進政策。積極發展公共交通,在產業園、科創帶等人才密集區域,實施市區道路優化加密工程,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提高企業人員出行便利度。設立企業服務專員,建立各行各業企業服務清單,實行“一對一”專人定點對接,向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用工指導、崗位推介等跟蹤服務。建立“樂業無錫”校企對接平臺,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定期組織企業、院校開展“實訓+就業”服務活動,積極做好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面向行業高校的定向宣傳,鼓勵企業組團開展人才招聘活動,進一步滿足企業用工需求。(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交通運輸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四、強化政企溝通協同機制
堅持“企業側”導向,當好企業服務“店小二”,弘揚企業家精神,以管家式服務增強企業區域粘性,實現企業與城市“共生共長”。
17.密切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規范政商交往行為。落實黨政領導與企業家懇談會制度,建立黨委、政府與企業分場次、有計劃、有重點的溝通協商制度,根據領導分工、業務領域和工作實際,分層次進行溝通協商,多渠道聽取企業家發展需求,多途徑回應和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優化政企溝通交流平臺,發揮各級工商聯、企業家協會(商會)、企業聯合會的作用,加強與企業的溝通、會商和交流,及時了解企業現狀。借助政務服務平臺、政企微信群、APP等渠道,實現政企“微”距離接觸、“零”距離交流。通過舉辦“無錫企業家日”企業家座談會,不斷激發企業家創新創造熱情。(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工商聯及市各有關部門)
18.完善涉企政策落實機制。落實企業家參與本級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從企業實際需求入手,提升政策制定精準性,推動土地、產業、科技、金融、人才以及生產、生活等各類政策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建立企業側“管家式”服務機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實施“一鏈一策一措施”,深入開展掛鉤重點聯系企業的跟蹤服務,加強掛鉤企業的走訪聯系,通過專人對接企業,送政策到企業,讓企業“延鏈擴圈”,為企業梳理“機會清單”,解決企業供需對接、研發用工等問題。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講活動,詳細解讀涉企優惠政策,編印惠企政策手冊,加大宣傳解讀頻次,接受企業政策咨詢,指導企業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市工商聯及市各有關部門)
19.培育健全優秀企業家成長機制。傳承工商基因,弘揚錫商精神,調動廣大企業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大優秀企業家、中青年企業家、后備企業家等多個層面人才的培養,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優、素質高的企業家人才隊伍。突出企業接班人跟蹤培養,推動年輕一代企業家加快成長。充分利用國內外高端化專業培訓機構資源,深化與中外知名商學院、經濟學院等高校戰略合作,積極構建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才培育優質平臺,不斷提高企業家培訓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加強與“商圈高管”的溝通聯系,定期組織“商圈高管”座談會,了解“商圈高管”服務需求,聯動各方資源,打造企業互動新生態。(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及市各有關部門)
五、完善企業權益保障機制
優化監管模式,強化法律服務,切實保護企業及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持續為企業經營發展和做大做強保駕護航。
20.探索“沙盒”監管服務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行政處罰清單”,鼓勵運用政策輔導、行政建議、警示告誡、規勸提醒、走訪約談、行政回訪等柔性措施,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減少對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干預。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優化我市“雙隨機、一公開”細則,編制聯合檢查清單與計劃,有效“合并同類項”,避免重復檢查。實施信用風險分級監管,科學降低對信用優良、風險程度較低企業的檢查頻次。落實執法部門主動先行向企業宣傳政策法規制度,配合企業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及市各有關部門)
21.優化企業法律服務機制。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在商事法律服務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在核心市場的廣泛網絡作用,幫助企業有效預防和化解法律風險。制定推行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取消各種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持續開展“產業鏈+法律服務”行動,圍繞產業鏈發展需求,提供盡職調查、政策咨詢、戰略談判、文件起草等法律服務,支持優質企業通過項目融資、股權融資、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建立小微(初創)企業法律服務保障機制。注重保護依法合規整改企業的權益,通過合理運用不起訴權等方式,將辦案給企業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強制措施。(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及市各有關部門)
22.完善涉企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發揮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作用,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仲裁、公證、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與訴訟的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實現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無縫對接。建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法聯商會商事調解中心等多元解紛平臺,推進基層法院訴訟與非訴訟對接分中心將8大類案件納入訴前調解前置程序。(責任單位: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司法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商聯、人民銀行無錫市中心支行及市各有關部門)
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分領域分行業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抓好工作協同,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企業服務考核機制,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問題辦理情況、企業滿意度評價等方面的工作督查,全力推動企業服務工作相關制度機制的有效落實。加強企業服務工作制度的廣泛宣傳,多渠道推廣服務企業的典型做法和成功案例,大力營造全社會服務企業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5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責編: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