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06 17:04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學生入學環節的“一網辦、掌上辦”、市民中心廣場穿梭的自動駕駛小巴、養老院智能胸卡成為老人的貼身護衛……從科技概念到場景落地,無錫將智慧城市的夢想照進百姓生活的現實。
不僅如此,無錫的又一個萬億產業正在加速崛起。
回望2022年,無錫機械行業產值達1.1萬億元,成為該市首個規模突破萬億的產業。根據最新的“465”現代產業體系規劃目標,到2025年,無錫將在現有萬億級機械產業基礎上,再造一個萬億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支柱產業,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2月16日,無錫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大會。市委書記杜小剛發言指出,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全過程。
無錫在產業政策和應用場景方面的先行先試,讓更多創新企業和創新資本樂于來到這里。
“這里集聚了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載體,營造了較好的政策和環境,形成了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氣候和氛圍,將能夠持續涌現一批高成長企業。”專事新經濟研究的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高級合伙人、副總經理王志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無錫在物聯網產業等領域呈現強勢崛起態勢,不僅在于當地政府把握住了時代機遇,洞見了產業風口,還在于有效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形成了比較優越的產業生態。
技術和城市“為人而轉”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核心城市之一,無錫在將新興科技融入制造場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座城市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幅百姓日常生活的數字經濟百景圖。
如今在中國城市無錫,百姓從交通、醫療、政務等方方面面都感受到數字科技的力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就無錫科創產業發展和創新資本生態展開實地走訪。多位受訪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錫的數字化進階不僅體現在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亮眼成績,還在于將技術融入政務服務、民生服務、綜合交通等方方面面,讓整座城市真正為百姓生活而運轉。
“無錫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以發展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為無錫提升科創能級、產業能級和城市能級提供新動能。”從產業發展角度看,無錫相關主管部門此前提出,“要在現代化建設新賽道上跑在最前列。”
而在民生方面,據無錫早前發布的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案,當地正在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依托公共服務應用建設來切實提升市民的生活便捷度與智慧化體驗感。
事實上,無錫一直是我國智慧城市實踐的先行者: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名單,無錫作為試點城市搭上“首班車”;2021年5月,工信部透露在全國六個城市開展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無錫是江蘇省的唯一試點城市。
根據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2022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發展報告》,無錫集聚的物聯網新物種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當前各地政府都在重點發展四‘新’(注: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其中,創業者的想象力和洞見力催生新場景,新場景的落地推動新物種企業爆發成長,新物種企業涌現形成新賽道。形成這一閉環的根本動力在于要有創業活躍、服務完善的生態”。在王志輝看來,聚焦產業主線、培育企業主體,歸根結底要在對產業生態、創新創業生態的營造上。
三年再造一個萬億產業
“不僅是物聯網,無錫的集成電路產業也非常有特色,有‘南方微電子工業基地’之稱。”2018年以來,毅達資本合伙人袁亞光有很多個工作日都在無錫度過。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帶領的先進制造投資團隊,也將很多場討論會放在無錫辦公室進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于股權投資行業的變化,這家機構在無錫設立辦公室進行區域深耕探索;另一方面是無錫在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領域的聚集效應漸顯,為投資機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質量案源。
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接近3萬億元,企業數量超過8000家。其中,無錫2022年產業規模預計達4000億元,規模全省第一、全國領先。截至2022年,無錫物聯網產業聚集了3000多家骨干企業,誕生了各類涉及物聯網產業的已上市企業80多家和14項物聯網領域國際標準。
再看集成電路產業。無錫是國家微電子的“黃埔軍校”和“人才搖籃”,很多如今的企業創始人都是中國華晶當年的主要領導或業務骨干。有產業人士表示,無錫在集成電路領域的競爭力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
今年2月,無錫發布《關于構建“465”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未來三年,無錫將著力打造由4個地標產業、6個優勢產業和5個未來產業為核心的“465”現代產業體系。
雄厚的工商業基礎,讓無錫有底氣提出“三年再造一個萬億產業”的產業宏圖。物聯網、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承載起這座城市打造新萬億產業的使命。
根據無錫市委、市政府的規劃,無錫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沿著產業強市的道路繼續前行,把“產業”這張無錫最強王牌打得更精彩。
LP智庫創始人國立波就此分析表示,蘇南地區地方政府和國資機構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專業素質能力較強、產業理解和洞察深入。這些讓他們有能力前瞻性地進行產業布局和企業培育,“這并非是被動、消極、模仿,而是基于產業鏈和產業稟賦的主動、積極、創新作為。”
賦能產融生態圈
把無錫建設成為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城市,是近年無錫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目標。
在創新資本生態構建方面,無錫提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投資發展高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聚集約500家股權投資機構,管理基金規模超過4000億元,注冊基金規模超過8000億元,規模超10億元的基金達百家,形成較為完善的股權投資市場體系。
在數字經濟領域,2022年8月,無錫發布設立目標規模100億元的數字經濟母基金。該基金聚焦以數字經濟為主導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無錫構建的“465”現代產業體系,聯合國內頭部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子基金,重點投向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汽車、數字醫療等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
袁亞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股權投資機構長期關注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能夠幫助當地產業強鏈補鏈、補齊源頭創新短板。不僅如此,以毅達資本為例,該機構在多地設有區域深耕團隊,可以在被投企業的業務擴展中進行更廣泛維度與層面的資源協調。
再將視角擴大到政策領域。在這方面,無錫發布了“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文件,形成覆蓋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創新型企業培育、新型科創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全方位政策體系,構建起科技創新制度強支撐。
這組政策體系文件制訂的思路要點可以總結為補齊源頭創新短板、加強創新鏈全鏈條謀劃、全面整合創新要素。無錫市科技局局長趙建平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文件一大亮點是更加注重統籌性,即科技、人才和創新工作的相互統籌,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對接。
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風向標。當一個地區的股權投資行業活躍度提升、產業和科技融合為城市帶來更多創新動能,諸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將在區域內集聚發展。
這或許也將印證,科技創新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