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08 15:4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五年來,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不斷推動“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這片土地已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市場容量最大的區域之一。
長三角經濟規模穩步提升,年度地區生產總值由2018年的22.12萬億元增至2022年的29.03萬億元。以占全國1/26的面積,1/6的人口,連續五年創造全國約1/4的經濟總量,8個地級以上城市入圍全國“萬億俱樂部”,占全國1/3。全國“經濟壓艙石、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愈加凸顯。
梳理總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五年來的成效與經驗,才能明晰未來三省一市同頻共振的新方向、新使命、新任務。
6月4日,從安徽省黃山市開往浙江省杭州市的列車從黃山北站駛出。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兩地在文旅領域保持緊密合作。 新華社 發(樊成柱 攝)
五年涌現的四方面成效
五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共繪“一幅圖”、共下“一盤棋”、共治“一江水”、共建“一張網”、共推“一卡通”……在這片熱土上,一件件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不斷涌現。
一是以一體化制度構建為主線,引領了高質量發展。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一套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是提高治理效能、改善群眾生活品質的保障。在不斷打破常規的長三角,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長三角已形成了以主要領導座談會、長三角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長三角市長聯席會議等構成的完備協商協調機制。
2018年1月掛牌成立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由三省一市抽調人員組建,大大提升了溝通效能;三省一市人大、政協不斷強化地方立法協同和民主監督聯動,積極開展聯合調研;省-地-縣三級管理聯動機制,即三省一市統一規劃部署,地市級重點項目先行,區縣狠抓落實成效,運作有序。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成立近四年來,已形成112項具有開創性的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已面向全國復制推廣。
這38項創新成果,主要來自于規劃管理、生態保護、土地管理、項目管理、要素跨區域流動、稅收征管一體化、公共服務政策和組織機構運行模式8個方面。如,以統籌協調跨省域、多主體的不同立場,引導各方朝著一體化的方向共同努力的“理事會+執委會”機制,已在京津冀的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以及大灣區的深圳、東莞等城市復制推廣落地。
二是跨省域環境系統共治,生態紅利得以持續共享。深入踐行綠色發展觀,五年來,三省一市攜手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堅持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優化完善區域大氣、水等領域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共享,不斷落實區域固廢危廢聯防聯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以系統思維開展生態環境協同共保,加速聯合攻關,提高碳匯能力的同時,治理效能也顯著提升。
長三角區域江湖海通達,河網密布,以水為媒,長三角各級各地的生態環保合作已不再鮮見。
五年來,區域內協同推進太湖流域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共抓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大長江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浙江與安徽先后三輪共同實施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誕生于太浦河上的聯合河湖長制度,已經成為了跨區域水生態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并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
近年來,各項生態環境指標持續向好。2022年,長三角59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i-iii類)水體比例達到89.4%,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2022年41個城市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較2018年下降26.2%。
三是協同創新策馬揚鞭,飛速前行共筑科創新高地。“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長三角的一項重大使命任務。
目前,長三角聚集23個大科學裝置、10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50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別占全國1/3、1/5、1/6、1/7。當好“開路先鋒”,就是要發揮一體化的最大優勢,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協同攻關,共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最新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研發投入強度高達3.0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三成,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71.18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2倍。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間技術合同輸出25273項,技術交易金額1863.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112.5%。
五年來,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張江實驗室、合肥實驗室、蘇州實驗室、之江實驗室集群發展,G60科創走廊九城聯動,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加快建設,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聯合揭牌,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邁出新步伐,超4萬臺大型科學儀器實現共建共享,“科技創新券”正在實現通用通兌……長三角的科創已由原先的以技術、人才等要素簡單流動為主,向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科技公共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產業、高端人才”全程創新生態轉變,推動著從技術合作向知識生產合作的延伸。
四是公共服務加速一體化,便民利民全面提升幸福感。近年來,公共服務的便利共享程度不斷提升,釋放著長三角強勁吸引力。
長三角一體化首先是基礎設施聯通。2022年長三角高鐵營業總里程超過6700公里,占全國比重接近16%,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間基本實現城際客運高頻次1至1.5小時快速通達。世界級的港口群正在加速構建,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南京、杭州、蘇州等16個港口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港口群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空中交通方面,長三角41個城市里有23座已建成機場,還有9座正在規劃建設中,遠超粵港澳和京津冀地區,比肩擁有25座機場的紐約灣區。滬蘇、滬嘉同城化更是讓打“高的”上下班的長三角人屢見不鮮。
長三角10城實現“一碼通行”,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累計異地乘車近1500萬人次。與此同時,目前已有140個政務服務事項在長三角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實現了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37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醫保“一卡通”全域暢通,異地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41個城市超1.5萬家醫療機構,累計結算約1300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36億元。
而作為全國最大的消費市場,長三角區域內累計培育了“放心消費單位”32.5萬家、“長三角實體店異地異店退換貨聯盟”單位370多家。交通一張網、辦事一個章、民生一卡通……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的速度、深度、廣度和溫度不斷被激活和彰顯,越來越多長三角人享受到了民生紅利。
更高質量推進一體化的三點建議
五年的一體化歷程讓長三角不少領域協同發展態勢初具,解決了很多突出的主要矛盾。未來,由淺入深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三省一市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上海龍頭帶動,蘇浙皖各揚所長,以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凝心聚力再出發。
一要以一體化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面對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長三角三省一市協同創新是尋求突破的不二法門。
國際競爭越是激烈,技術封鎖越是嚴格,長三角地區越要以更高質量一體化助力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成為全國發展大局的“壓艙石”和“頂梁柱”。
上海應主動承擔起“牽頭者”及“協調人”角色,通過與其他三省的通力合作,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個都市圈為抓手,形成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促進各項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不斷提升長三角的發展韌性。
同時,以G60科創走廊、進博會、世界制造業大會、臨港新片區以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為長三角對內對外發展的創新改革試驗田。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科創生態,培育其自身動態發展能力,在制度政策實施過程中,實時監管反饋并及時調整應對,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放大溢出帶動效應,以更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對沖不確定性。
二要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提升居民深度參與的積極性。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三熱三冷”現象依然存在,即上層熱,基層冷;專家熱,社會冷;媒體熱,餐桌冷。發展戰略規劃高屋建瓴,“長三角人”的獲得感和參與度仍顯不足。
未來要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不斷完善長三角醫保協同發展機制,推進基礎教育互動交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建議充分利用新時代黨建新契機,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擴大三省一市政府相關信息發布范圍,建立并完善民意表達渠道和參與機制。在后期評估中重視人民意見,通過購買服務,委托權威獨立第三方機構開展系統評估。
可以考慮以長三角垃圾分類一體化為切入口,統一生活垃圾分類名稱、劃分標準和內涵、違法標準和處罰力度。建立長三角垃圾分類網絡平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激發“長三角人”參與治理的熱情和活力。
三要系統提煉歸納總結,實現從“經驗”到“模式”的提升。在鞏固提升五年合作成果的基礎上,未來長三角應重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攜手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提升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推進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取得標志性進展,深入開展上海市與安徽六安市革命老區對口合作,實施浙江“山海協作”工程、江蘇南北結對幫扶和園區共建,積極探索省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開展優勢互補協作新路徑。
充分發揮跨區域重大項目“一子落、全盤活”的帶動效應,加快交通能源項目、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數字長三角項目落地。
同時建議在三省一市政協的通力合作下,進一步開展大調研工作,從體制機制創新、制度政策實施、社會動員、市民參與、治理效能等方面入手,梳理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系統剖析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長三角模式”,以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作者曾剛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終身教授;易臻真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副教授)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