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信息索引號 | MB1670946/2023-00329 | 生成日期 | 2023-08-15 | 公開日期 | 2023-08-15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國務院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內容概述 | 惠企資金直達快享更精準 |
今年以來,通過延續優化創新實施稅費優惠政策,讓惠企資金直達快享,加大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力度,推動更多優惠“免申即享”等措施,財稅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更加精準有力。當前,財稅領域具體有哪些助企實招,接下來如何繼續發力?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
多措并舉助企紓困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作用,推動涉企資金直達快享。近年來,我國建立并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動惠企利民資金“一竿子插到底”,直達資金下達基層平均用時縮短至30天左右。
“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為企業開辟了快速獲取資金的綠色通道,幫助緩解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同時,其意義并非僅限于資金層面,更在于發出‘支持民企發展’這一明確的政策信號,進一步穩定預期。”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表示。
各地依托資金直達機制,及時將中央直達資金和省級對應安排資金撥付基層。截至6月底,福建31項直達資金共765.38億元,已全部下達基層,支出進度62.5%。其中,中央直達資金部分市縣合并支出356.59億元,占總支出的90.3%。通過支出重點向基層傾斜,有效保障基層財政運轉和惠企利民政策落實。
上半年,山東落實財政直達資金1885億元,支持實施1.9萬個惠企利民項目,超過1.6萬家企業和5328萬人次受益。截至5月底,北京市直達資金惠及企業2917家次、居民74.99萬人次。
王雍君建議,要進一步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需要持續提升預算程序的健全性和效率,使預算程序更加緊湊高效。同時預算準備與執行應遵從“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確保民企資金預算和分配同國家戰略重點和政府政策優先性保持一致。此外,要進一步確保國庫資金調度機制的高效和透明度,確保相關資金調度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
各地也通過創新財金聯動方式,進一步撬動更多資金投向中小企業。比如廣西加力實施“桂惠貸”貼息政策,上半年已下達2023年財政貼息資金16億元,撬動“桂惠貸”投放1557.01億元、惠及經營主體8.43萬戶。黑龍江鼓勵銀行機構向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發放擔保貸款,截至5月26日,全省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達207.74億元,受益企業10662家。
截至6月30日,湖北省共有57家市縣轉貸機構、105家銀行加入全省應急轉貸紓困體系。全省應急轉貸紓困業務累計完成2092筆,轉貸續貸規模228.41億元,為1748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轉貸續貸服務,降低企業轉貸續貸成本9.36億元。
政府采購政策也是助力民企發展的重要抓手。北京給予中小微企業采購“優先”、預留“加額”、資金“快付”等政策優惠,上半年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占全市采購合同金額的八成,高于國家要求40個百分點。上半年,河南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規模達30.47億元、同比增長29.47%,惠及中小企業846家。
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在持續加強。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期出臺的《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明確,延長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期限至2023年年底。同時提出加快合同款支付進度、運用信用擔保,為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提供便利。
專家指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互為主體,民營企業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的財政政策有效落地,將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注入更多能量。
稅費紅利精準落地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一系列延續優化創新實施的稅費優惠政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比如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降至1%,對月銷售額10萬元及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等。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上半年,稅務部門不折不扣落實惠及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包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7049億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的主體。
“上半年,稅務部門結合主題教育廣泛開展調查研究,針對不少企業希望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訴求,積極建議并推動新增7月份的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期,允許企業可提前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介紹。
據統計,在7月份已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企業中,民營企業戶數占比達94.3%,超過29萬戶,民營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占全部金額的76.6%,對緩解研究創新的資金壓力、改善研發投入的政策預期具有積極作用。
“下一步,我們在落實好今年已出臺的多項政策基礎上,針對形勢的變化,加強政策儲備,積極謀劃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稅費優惠政策,著力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巖表示。
稅收大數據的有效應用也為更多企業解憂減負。上半年,稅務部門進一步創新推出稅務與金融部門“稅銀互動”舉措,幫助全國小微企業通過“稅銀互動”獲得銀行貸款498萬筆,貸款金額超1.45萬億元,同比增長41%,助力民營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同時,聚焦產業鏈供應鏈不暢的困難企業發展訴求,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運用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系統為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拓寬供需對接渠道,上半年幫助3670家企業實現購銷金額105億元。
“我們將強化督導推進落地,把稅務部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稅收重點工作督查督導的重要內容,督促指導各級稅務部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優化管理服務,抓好政策落地。”黃運表示,同時將依托稅收大數據,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跟蹤反映政策效應,推動有針對性的改進完善。
優化服務便利企業
“對于市場上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來說,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本身就弱于大企業,政策的可持續性、穩定性、便利性帶來的正向預期無疑能夠提振中小企業信心,保持市場穩定,減少市場風險。”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表示,復雜手續的簡化也能夠提高市場活躍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進一步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各地相繼推出財政資金“無感化”兌付、優惠“免申即享”、便民辦稅等舉措,讓各類財稅優惠政策直達快享。比如,安徽搭建“免申即享”平臺,打通涉企系統、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皖企通”等多套系統之間的數據通道。今年3月1日“皖企通”平臺上線運行以來,截至5月底,安徽已兌現“免申即享”政策318項,兌付財政資金24億元,涉及項目7989個,惠及企業6869家。
便民辦稅也持續升級。今年上半年,國家稅務總局已先后分四批推出了“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措施。為進一步改進提升辦稅繳費服務,特別是深入貫徹落實《意見》,國家稅務總局重點圍繞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新出臺和優化一批辦稅繳費服務舉措,作為今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第五批措施,積極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比如,健全稅費優惠政策“免申即享”機制,對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等,加大自主申報、自行享受的落實力度,不斷拓展范圍。對“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等11項證明材料采用調閱復用措施,減少資料重復報送。持續優化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的申報預填服務,并在具備數據條件地區創新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方式,探索智能預填辦稅業務,縮短填報時間。
同時,稅務部門將持續推進完善稅費服務訴求解決機制,更好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如常態化開展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小微企業走訪座談,系統梳理反映強烈的問題,積極研究務實管用的解決措施。進一步加強與工商聯等部門的聯動,積極面向民營企業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稅費專業培訓輔導,探索對不同類型民營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需要立竿見影的政策,也需要久久為功的落實。為了讓《意見》能夠更加充分激發企業潛力,推進市場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加強落實力度,完善政策落實保障機制,加強監管,防止加碼,確保各項措施真真切切讓企業受益。”湯繼強說,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適時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幫扶更有力度、服務更有溫度,打造公開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記者 董碧娟)
來源: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