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7日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文號 | 錫政辦發〔2023〕31號 |
---|---|
制發機關 |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06-01 16:38:34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
(含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三年
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錫政辦發〔2023〕31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1日
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落實《無錫市關于構建“465”現代產業體系加快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推動無錫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全國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現狀
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是無錫市制造業重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實力,有規上企業425家,2022年底實現工業總產值2066.32億元,對無錫制造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我市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產業鏈較為完整。經過多年發展,我市汽車產業已形成規模化發展、上下游零部件配套齊全的產業格局,涵蓋整車制造、發動機、底盤、汽車電子電器、汽車內外飾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主要產業鏈。現擁有整車(含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4家、特種車改裝車生產企業12家;擁有底盤、車身、車架及附屬件企業330余家,發動機及傳動系統零部件企業30家,汽車電子企業20家,內外飾件企業16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13家。
二是優勢領域較為突出。我市在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尾氣后處理、汽車內外飾制造、汽車裝備制造等傳統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處于國內乃至國際領先地位。一汽錫柴奧威CA6DM3(13升)發動機產品市場份額居行業第一;威孚高科柴油動力系統高壓共軌泵市場占有率80%以上,份額居行業第一;博世動力總成燃油共軌噴射系統市場份額居行業第一;模塑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轎車保險杠生產基地;凱龍高科是柴油機SCR后處理市場領軍企業;威孚力達在催化器市場份額居行業第一;天奇股份在汽車制造總裝智能化輸送集成系統市場份額居行業第一;先導智能在鋰電池卷繞機市場份額居行業第一。
三是技術研發實力較強。我市已擁有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5個,省級企業研發機構26個,國家級機動車輛及零部件檢測重點實驗室1個,高新技術企業172家,有效發明專利1844個;擁有全球“燈塔工廠”1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1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80個。
四是產業基地初步形成。我市已擁有“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惠山區)和“國家火炬計劃無錫新區汽車電子及部件產業基地”(新吳區)2個汽車產業基地。2022年,惠山區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達到119家,實現營收451.31億元;新吳區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達到110家,實現營收950.46億元。
與此同時,在汽車向電動智能網聯化發展的大趨勢下,我市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一是產業鏈全而不優,產業升級轉型相對緩慢。缺少新能源整車企業牽引,汽車零部件特別是動力系統轉型難度大。集成電路產業缺乏中高端車規級芯片,沒有形成車規級半導體開發驗證體系,上車應用難。車聯網產業缺乏商業應用的載體和場景,不具備規模化生產、產品快速迭代的條件。
二是汽車零部件產業大而不強,缺少行業龍頭企業。在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中,無錫市僅有4家企業上榜,其中前五十強有2家企業,前十強中沒有上榜企業。無錫傳統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占比較高,受燃油車市場大幅下滑影響,無錫市汽車制造業產值及利潤總額大幅下降。
三是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融而不合。汽車和集成電路產業、汽車和車聯網產業之間的技術創新、工程化、產品應用等尚未形成有效的融合發展機制和新型產業生態,導致各自的產業優勢難以在汽車電動智能網聯化趨勢下充分發揮。
因此,無錫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問題重大且緊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整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引導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發展,進而鞏固并擴大產業優勢、補鏈強鏈,促使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路徑
順應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聚焦傳統動力系統、車規級芯片、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零部件、傳統汽車零部件等5條重點產業鏈,以“轉型升級、創新提升、超常發展、聚力培育、持續壯大”為“五大路徑”,打造“兩高一鏈”,即汽車動力產業高地和汽車芯片產業高地,做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不斷促進汽車及零部件、集成電路、車聯網等產業融合發展。
1.轉型升級傳統動力系統。利用無錫在內燃機領域的傳統優勢,從碳中和燃料內燃機、增壓器、尾氣后處理三個層面分類支持相關優勢企業鞏固轉型,在傳統動力企業集聚的惠山區、江陰市、新吳區等板塊,通過龍頭帶動、全鏈布局等方式,推動并加速傳統動力系統轉型升級,將無錫繼續打造為世界一流的動力之城。碳中和燃料內燃機方面,在不改變現有燃料供給體系和內燃機制造產業鏈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研發以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為代表的生物質燃料和以合成甲醇、合成汽油、合成柴油為代表的合成燃料,同時加快推進氫/氨內燃機的技術開發;增壓器方面,加快推進汽油內燃機增壓器、高端柴油商用車增壓器、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內燃機增壓器、大型渦輪增壓器的規模化生產,推動機械增壓器、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等新產品的開發和技術升級;尾氣后處理方面,從催化劑、封裝集成、測試、裝置4個分支進行技術轉型升級,繼續優化柴油機及其附配件的材料技術和設計技術,進一步提升柴油動力的節能減排水平。
2.創新提升通用傳統零部件。圍繞底盤零部件、汽車電子電器、汽車內外飾、精密部件、輪胎輪轂等傳統領域,加強產品研發創新,同時引導企業向高端化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完善產品布局、豐富產品系列,提升新能源車企、新能源車型供應占比,著力打造一批研發能力強、制造水平高、產品質量優的“高精尖”企業。
3.超常發展車規級芯片。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結合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優勢,依托無錫市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領域的產業積累,超常發展車規級芯片,培育車規級芯片IDM企業,打造車規級芯片IDM品牌,力爭成為車規級芯片第一城。聚焦先進功率、控制、傳感器等量大附加值高的車規級芯片開發、生產以及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快實現大批量車載芯片供貨能力。
4.聚力培育智能網聯生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以汽車域控制器為重點,重點圍繞環境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執行與控制系統、車聯網與信息交互系統,加強引進智能傳感器、域控制器、智能車載終端、信息娛樂系統、V2X通信系統、線控執行系統等核心技術與產品,聚力培育一批掌握駕艙域控制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底盤域控制器、整車域控制器等核心技術,具有產品設計、制造和供應鏈體系建設能力,并進入主流車企配套體系的企業。
5.持續壯大新能源動力系統。圍繞“三電”核心零部件開發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重點優化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在動力電池和電驅電控“三電”核心零部件領域,持續壯大一批具有高安全、高比能、低成本的動力電池技術,具備快速擴展產能能力以及上游資源可控的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壯大一批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電機電控技術和產品拓展能力的電機電控企業。加快燃料電池發動機、車載儲氫系統等核心產品和膜電極、雙極板、電堆、儲氫瓶、高壓瓶閥等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布局。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以“創新驅動、需求導向、技術引領、資本助力”為路徑,全市基本建成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全國競爭力的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優勢產業集群,全面完成傳統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產業提質增效。主要包括以下目標:
——產業能級進一步提升。到2025年,產業營收規模達2500億元,整車達到20萬輛以上產銷規模(其中新能源整車8萬輛),形成50GWh以上的汽車動力電池、150萬套以上電驅動系統生產能力。
——產業融合進一步加深。到2025年,產業融合建設有效運行,在汽車芯片方面,發展包括低中高端各類車規級芯片設計、制造及封測能力,車規級芯片晶圓制造產能達到月產50萬片以上規模,封測模塊達到年產150萬套規模;在汽車域控制器方面,形成600萬套以上制造能力,涵蓋底盤、動力、車身、整車、駕艙、智能、互聯等七大系統域控制器和中央域控。
——龍頭企業進一步強化。到2025年,力爭引進1家新能源整車企業;培育一批汽車零部件細分行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20家以上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系統總成零部件企業,培育不少于25家汽車芯片及車聯網骨干企業。
——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建設2個以上公共服務平臺;新增20家以上省級及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以上智能車間,2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
——應用條件進一步完善。在新能源汽車應用方面,全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高效便捷、智慧互聯的充換電設施體系,建成充電樁20萬個、公共換電站60座;配合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建成加氫站10座以上。
四、重點工程
(一)傳統零部件強基工程
1.強企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一汽錫柴、威孚高科、博世動力、模塑集團、通用股份、凱龍高科、格爾頓傳動等優勢企業發揮龍頭牽引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帶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持續完善。重點圍繞發動機零部件、底盤零部件、汽車內外飾、中小零部件及結構件、輪胎輪轂等特色領域,聚焦產業鏈、創新鏈關鍵環節,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和制造水平。鼓勵企業圍繞多元化生產與多樣化應用需求,通過開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蓋解決方案、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使用保障、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生態鏈。〔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精技術,做大做強動力系統。在發動機、增壓器、尾氣處理等傳統動力領域,發揮無錫“動力之都”的傳統優勢,在減量大市場中做存量博弈,堅持做大做強傳統高附加值產品。加快推進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威孚高科、博世動力總成、無錫法雷奧、凱龍高科、伊頓康明斯變速器、聯信離合器等傳統動力系統及部件企業向電動化和清潔動力轉型。開發更低排放的發動機技術,引導相關標準升級,增強傳統動力競爭力,在柴油機基礎上升級研發氫氣發動機,率先實現在商用車主流市場應用,進一步開拓工程機械、礦區車等非道路用車動力市場。開發氫燃料發動機用壓縮機、氫氣循環泵等核心部件,開拓氫燃料動力市場。〔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3.促轉型,加速推動企業升級。推動現有零部件企業技術升級,加大汽車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強化高效內燃機、高效傳動系統、先進電子電器、尾氣處理裝置、輪轂電機等關鍵技術,大力發展輕量化、小型化、低摩阻等共性節能技術。引導存量企業向高端化轉型升級:傳統動力系統及部件企業加快向電動化和清潔動力轉型;底盤零部件企業加快向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懸架等方向發展;不斷推進模塑集團、華光集團、環宇汽車等車身內外飾企業在新材料開發、結構設計、智能化方面的發展,支持其全面滿足整車企業和用戶體驗升級需要;持續提升無錫戴卡、百煉汽車零部件、錫南科技、亞太輕合金、文燦壓鑄、雄偉精工、鵬德汽車、富陶車輛、亞廷汽車等中小零部件和結構件企業在產品輕量化材料、輕量化設計等方面的工藝技術水平,實現節能綠色低碳制造;著力優化錦繡輪胎、通用科技等輪胎輪轂企業在安全性、低滾阻、降噪靜音、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開發要求,采用綠色原料、實現清潔化生產。〔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二)整車制造升級工程
1.優布局,提升整車企業競爭力。順應汽車“電動化”“網聯化”趨勢,逐漸降低傳統燃油車型依賴,逐漸提高新能源車型占比。引導上汽大通向無錫基地導入更多電動化車型,拓寬現有產品體系,依托在MPV和皮卡領域的市場和技術儲備,加快推出高性價比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同時在新能源SUV領域聚焦中高端消費市場,加快新能源車型投放,推動產品及品牌向上拓展。鼓勵華晨新日主攻A00級純電動汽車市場,研發新型全電動小型物流車,積極推進新型汽車底盤項目。支持中車新能源、常隆客車實現差異化發展,積極發展基于高效混動和換電技術的大型客車,推進常隆客車引進世界領先的商用車智能駕駛公司和世界先進的汽車氫能發動機公司聯合開發氫能無人駕駛商用車,打造細分領域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引新流,激發整車制造新活力。充分發揮無錫汽車零部件集聚優勢,全面研究國內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需求,深入分析無錫產能尚未充分發揮的存量項目,量身定制具有競爭力的招引政策,從乘用車、商用車、工程車多角度吸引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落戶無錫,繼而充分發揮整車企業的“鏈主”作用,帶動整個產業集群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三)新動力系統聚優工程
1.強鏈條,助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聚焦電池制造、關鍵材料、電池回收、電池裝備等整條產業鏈,重點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動力電池技術,持續推進固態電池等新一代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在電池制造方面,支持遠景動力、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天津力神、聯動天翼、遠東電池等企業新建或擴大產能項目,加強與整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逐步擴大市場配套份額。支持企業向儲能電池領域拓展,加強產品研發創新,全面提升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規模。在關鍵材料方面,重點發展第三代動力電池關鍵材料,支持格林美、晶石能源、東恒新能源、恩捷新材等企業繼續發展動力電池配套的正極、電解液、隔膜、集流體等關鍵材料項目。適時引入北京當升科技、湖南長遠鋰科、深圳新宙邦、廣州天賜材料、諾德股份、安邁特等關鍵材料頭部企業落地。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支持格林美、天奇股份等企業形成規模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業務,使其具備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和梯次利用能力,以及再資源化能力(黑粉、前驅體材料)。在電池裝備方面,依托先導智能這一全球頭部企業,帶動一批電池裝備企業發展,加強動力電池全產線、大規模和高良率智能制造裝備的開發與生產,繼續保持動力電池裝備制造的領先優勢并加快向海外市場發展,拓展動力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關鍵材料的裝備制造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提產能,造電驅電控無錫自主品牌。加大產品布局,加快研發高效、高密度、高集成驅動電機等技術及產品,在無錫市形成包括驅動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一體化、模塊化、平臺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加快明恒動力、吉利動力、中車浩夫爾等重點企業的重點項目建設速度,在純電動、插電式動力系統,以及節能汽車用深混動力系統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三合一”“多合一”電驅動產品,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集成化、輕量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產品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具備為主流車企、中高端車型配套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3.聚前沿,探燃料電池發展新路徑。推進氫氣制儲運加以及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核心部件產業鏈建設,建設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應用試點示范區,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保障;鼓勵企業轉型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支持先導智能、威孚高科、上汽大通等產業鏈龍頭瞄準氫能產業核心環節,加大整機產品、關鍵材料、核心部件及制造設備的創新力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專欄:動力電池及電驅動系統重點支持項目
|
動力電池:
1.遠景動力二期項目,產能15GWh,預計投資100億元,預計產值105億元;
2.一汽解放動力電池項目,產能20GWh,預計投資120億元,預計產值200億元;
3.天津力神動力電池項目,產能25GWh,預計投資112億元,預計產值175億元;
4.聯動天翼動力電池項目,產能15GWh,預計投資100億元,預計產值105億元。
電驅動系統:
1.明恒動力項目:變速箱產能15萬套,電機產能10萬套,預計投資13.28億元,預計產值30億元;
2.吉利動力項目:電驅系統30萬套,預計投資100億元,預計產值60億元;
3.中車浩夫爾項目:電控系統45萬套,電機定轉子45萬套,動力總成30萬套,預計投資10億元,預計產值20億元。
|
(四)車規級芯片超越工程
1.借優勢,提升芯片全鏈條生產能力。依托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優勢,完善車規級芯片產業布局,聚焦車規級金氧半場效晶體管(MOSFE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寬禁帶半導體(WBS)、微控制單元(MCU)、人工智能(AI)、系統級芯片(SoC)、通信芯片(CAN、LIN)、模擬芯片(運放、邏輯器件、電源)等領域,有序突破研發、制造、封測等關鍵環節。在芯片設計方面,支持新潔能、錫產微芯、中科芯、中國電科58所、英迪芯、瓴芯電子等企業在加快車規級MOSFET、IGBT、DSP、MCU、車身控制、照明控制等領域進行芯片國產替代,同時形成車規級SiC功率芯片、高性能MCU、AI、大算力芯片設計能力;在晶圓制造方面,支持無錫華虹、海辰半導體等企業在8英寸、12英寸車規級晶圓制造方面發力,重點發展存儲類、模擬類、電源管理、邏輯類、射頻類、圖像傳感類晶圓制造能力,加快產能拓展,形成12萬片/月以上車規級晶圓生產能力;在封裝測試方面,依托長電科技、英飛凌、中微高科、基本半導體、利普思半導體等企業,加快提升車規級芯片封裝水平及規模,建設功率模塊、MCU等專用產線;支持紫光集團汽車電子板塊各公司盡快實施包括存儲、車規級晶圓測試、成品測試及封裝在內的“晶圓封測總部基地”項目;在車規半導體檢測分析方面,依托中微騰芯、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江蘇集萃集成電路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現有的汽車半導體檢測分析能力,加快建設無錫市級車規半導體實驗室;在汽車半導體產學研合作與產業鏈協同方面,充分發揮無錫市集成電路學會、江蘇省與無錫市兩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產教融合與產業鏈協同能力,促進無錫市汽車半導體全鏈條的協同創新與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通鏈條,培育車規級半導體IDM企業。適時引入三安光電、泰科天潤等國內車規SiC頭部IDM企業落地,積極培育車規級半導體IDM企業。支持中科芯等企業聚焦車規級CPU、FPGA、SoC、DSP、MCU、電源芯片、通信芯片、模擬芯片等產業布局,打造汽車電子可信供應商,解決“卡脖子”和量大面廣芯片問題。到2023年底,完成ISO26262、IATF16949、IEC-Q等體系建設,完善封測新建產線建設,提升封裝、測試、認證等產能,保障汽車芯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2025年聚焦座艙SoC、FPGA等產品布局,DSP、MCU、電源、通信芯片等產品批量上車,掩模、晶圓、封測等產能進一步提升,開發多套工藝,助推民族汽車品牌高質量發展。支持華潤微電子等企業聚焦汽車功率半導體、MCU和傳感器芯片產業鏈,打造汽車芯片核心工藝技術平臺,加強晶圓制造能力。在功率器件、功率IC、MCU和傳感器產品方向建立一體化研發能力,提供汽車芯片核心產品。到2023年底,完成車規級12英寸功率器件產線建設、功率封裝基地建設和8英寸MCU工藝平臺升級,到2025年底,完成12英寸高性能MCU和模擬芯片、MEMS傳感器產線建設。支持紫光集團汽車電子板塊各公司通過虛擬IDM方式與無錫華虹進行深度捆綁合作,加快車規級核心芯片類產品研制項目建設布局,形成上下游一體的產品設計、制造、封測、應用等強強聯合的局面,到2025年,力爭成為國內車規級芯片設計和晶圓生產制造頭部企業。支持長城汽車加快車規級SiC晶圓制造、封裝基地建設,形成120萬套模組能力。支持中科芯等企業在計算類、存儲類、電源類、接口類等車規級芯片開發和生產方面發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五)智能網聯汽車強鏈工程
1.廣測試,探索車聯網與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構建“人—車—路—云”協同的車聯網測試驗證環境,提高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尖技術的研發及驗證,促進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與交通出行、交通管控、通信服務、地理信息等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融合。〔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強招引,壯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以新能源汽車為智能網聯技術率先應用的載體,支持企業跨界協同,加大研發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等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部件、系統。支持威孚高科、北微傳感、車聯天下、斯潤天朗等企業研發和生產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的車規級傳感器和定位產品,與域控制器供應商、自動駕駛方案商協同發展。支持無錫盛邦、萊頓電子、智馳華芯、博世、威孚等企業加大發展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各類傳感器等智能車載感知設備,支持航天大為、華通、中電海康等企業圍繞車聯網發展需求,加大拓展路側單元設備產品系列,加快數據倉、邊緣計算、感知融合系統等產品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技術含量。
適時引入威寧兒、萬安、亞太、華為、卓視智通、宇視、鐳神智能等智能汽車和車聯網產品和系統方案企業落地。適機引入百度阿波羅、文遠知行、蘑菇車聯、仙途智能、友道智途、京東、優地科技、嘀嘀車聯、T3出行、輕舟智航、圖森未來、智行者、馭勢科技等面向不同場景的自動駕駛頭部方案商和運營企業落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六)特色園區打造工程
1.廣布點,推進各區域協同發展。以江陰市、錫山區、惠山區、新吳區為重點區域,依托惠山區省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無錫新區汽車電子及部件產業基地等平臺,建設國內領先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推進全市各地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加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江陰臨港氫能產業園、錫山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產業園、惠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錫山區南山車聯網小鎮等特色園區建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建平臺,發揮園區公共服務能力。圍繞動力電池特色園區,建設高性能正極材料、固態電池關鍵電解質材料和鋰負極材料的創新試驗平臺,具備正負極材料、電解質、高性能負極材料的研發和小電芯試驗驗證能力,建設電池功能特性、安全、耐久、可靠性等評價技術和評價服務能力,以及電池拆解、材料構效分析評價能力,同時提供高安全、高比能、長壽命液態鋰電池、固液混合、固態電池及關鍵材料開發與技術咨詢服務,材料與電芯、系統測試驗證服務。圍繞車規級芯片特色園區,打造“標準研究、測試評價、產品認證”三位一體的車規級芯片公共服務平臺,涵蓋汽車芯片一致性、可靠性、功能安全、電磁兼容、信息安全等核心關鍵性能,打通國產汽車芯片上車規模應用的技術通道,建立芯片產業和汽車產業的上下游互信機制,加快形成無錫車規級芯片測試認證方面的先發優勢。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計量技術規范體系,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建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3.重產研,提升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推進湖南大學無錫智能控制研究院、同濟大學同惠新能源汽車創新研究院等特色園區公共平臺建設,加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大等國內頂尖汽車學院的合作,為企業提供設計、測試、工藝等一系列服務,進一步提升“產學研”一體化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七)企業品牌提升工程
1.廣宣傳,提升企業品牌效應。引導企業強化品牌發展戰略,以提升質量和服務水平為重點加強品牌建設;鼓勵整車企業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品牌推廣活動,支持企業利用國際產業合作、國內外重大活動等機會推廣我市汽車品牌。引導整車企業積極贊助省內及周邊地市、區縣汽車產業相關活動,通過強化宣傳推廣,努力提升消費者對本地品牌與產品的認同。〔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定標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嚴控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產品質量。鼓勵企業爭創各級政府質量獎、“江蘇精品”等各級榮譽,支持企業加強設計、制造、測試驗證等全過程可靠性技術開發應用。大力發展汽車智能制造,推進生產企業數字工廠、智能工廠建設。堅持標準引領,加強與國際先進技術對標,推動優勢產品技術標準成為行業標準,通過技術標準推動產業向高水平邁進。支持發動機、底盤、汽車電子電器等細分領域的優勢企業或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的制修訂,提升在各自細分領域的話語權;積極參與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電池及關鍵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實現標準化引領。引導企業加強設計、制造、檢測、認證等全流程可靠性技術的開發應用,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和追溯機制,加強構建促進自主品牌良好發展的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八)配套服務保障工程
1.保基建,完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統籌規劃部署城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加快建設快充、快換等能源補給設施,推廣居民區充電設施統建統管模式,采取有條件的運營商統建統管(招標責任制)措施,實現居民區有序充電、V2G等模式應用,支持使用綠色能源,建設完善城市級能源補給網絡的信息平臺,極大提升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網絡運營服務效率和水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市市政集團,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2.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積極順應國家新能源汽車財稅支持政策調整,優化持續穩定的推廣應用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推進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進程,積極申報創建國家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以公共領域電動化帶動民間消費。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消費政策措施,通過開展下鄉活動、發放購車消費券和加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力度等措施,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提升;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優化完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扶持政策,科學規劃公共運營充電設施布點,增加便捷普惠的充電服務供給;通過減免新能源汽車停車服務費,給予新購新能源汽車用戶優惠充電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深入落實市領導掛鉤聯系重點產業鏈制度,統籌推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由汽車產業發展工作推進專班具體負責工作推進,強化集群促進機構建設,依靠促進機構進行協調落實;加強各產業集群工作專班聯動,以問題為導向,按各專班職能協同推進產業集群建設。對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重大項目,全市統籌規劃,各區(市)板塊聯動,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引進、落地及建設、投產等重點任務。圍繞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聚焦優勢企業和優勢項目,及時跟進項目落地及建設進度,協調解決上下銜接、政策落實、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建立健全重點汽車企業服務機制,切實解決本地企業困難,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定期梳理全市汽車產業鏈現狀,針對產業鏈短板或缺失環節,加大重點企業招商力度,舉辦一些供需對接活動,同時通過重大項目引進,加快補齊產業短板、解決關鍵共性問題。〔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各相關產業集群工作專班〕
(二)優化政策支持
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等各個層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推廣應用、企業融資、人才培養等方面,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以及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制定的企業給予支持。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和省重點項目計劃和專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汽車產業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三)強化人才支撐
支持江南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本地院校與外地院校聯合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科技研發型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鼓勵企業對接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加快培育復合型專業技術創新人才。深入實施省“雙創計劃”“太湖人才計劃”等,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積極對接國內外人才團隊,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有效完善人才服務鏈條。優化人才支持政策,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四)完善金融創新
推動設立市場化汽車產業集群基金,更好發揮基金在技術創新、招商引資方面的引導作用。重點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電動智能網聯化汽車、車規級芯片、車聯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持續提升金融信貸對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產業鏈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機構積極開展新模式試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企業創新融資方式,通過上市、掛牌、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獲得融資。〔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市(縣)區政府、無錫經開區管委會〕
附件:1.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重點園區
2.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重點項目
3.無錫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骨干企業
責編: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