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31 15:17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經濟共進、產業共生、綠智相融、人文相親……S1線的真正意義或許始于“通江達湖”,但卻并不止于地理上的“交”和“通”,其所產生的價值在每個無錫人的心里都有著輕重不一的份量,就像浩浩湯湯的長江與碧波蕩漾的太湖一樣,既有共性,亦有不同。
然而百川終入海,萬物始得歸,放眼長遠,S1線所飽含的“錫澄一家親”的精神價值和“共赴山海”的宏偉愿景才是彌足珍貴。
1月31日,無錫首條市域軌道交通線S1線將正式開通運營。此前,無錫地鐵曾連續三天開展免費試乘活動,根據官方統計數據,試乘期間全線網總客運量達到362.75萬人次,兩度刷新歷史紀錄。
“通江達湖”可以說是S1線開通所帶來的較為直觀的效果之一。從地理意義上講,S1線不僅讓長江和太湖兩片自然水域來了一次歷史性的“握手”,同時也以120km/h的最高時速構筑起錫澄兩地的“半小時通勤圈”。
在此基礎上,S1線所產生的輻射效應將會進一步為無錫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按下“快進鍵”,助力經濟、人文、民生等各項事業跑出“加速度”。
交通興則百業興,交通暢則百業旺。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紐帶,交通線路對于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自然不言而喻。S1線的開通一方面在市域范圍內極大地增強了錫澄兩地之間市場資源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壯大,加速錫澄一體化;另一方面也將促使無錫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接軌長三角,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鋪路筑橋”。
S1線的意義還體現在對于無錫文旅產業和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上。這條縱貫南北的線路共設10個站點,并且與地鐵1號線在堰橋站相接,像穿針引線一般將江陰外灘、鵝鼻嘴公園、中山公園、徐霞客故居以及無錫市區的惠山古鎮、南禪寺、崇安寺、小婁巷歷史街區等數十個文旅景區串聯起來。
這種“一站一景”式的設計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旅游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讓吳地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在新的時代融匯貫通,讓人們的文化歸屬感、認同感不斷加深。
在科技創新方面,此次開通的S1線同樣亮點滿滿。國內首例120km/h速度的貫通運營列車、國內首次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的列車,全國首條城際軌道交通與地鐵實現不同時速、不同制式、全線路、全時段、無換乘貫通運營的線路……一個又一個的科技光環為其帶來了“出場即震撼”的即視感;
列車智能風源系統、健康診斷系統、智能列檢系統等一系列綠智融合的新技術讓乘客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安全、低碳的出行體驗,同時也促使無錫科技創新的步伐走得愈發穩健。
除了物質層面的積極影響之外,S1線對于無錫人而言更有著獨特而又深刻的情感價值。試乘期間堪比“春運”一般的客流量便非常直觀地折射出錫城兩地市民長期以來旺盛的互通和往來需求。
試乘首日,一位白發老人坐在車上感慨萬分,S1線的運行線路不僅經過其住在無錫市區的兒子家,而且直達家住江陰的女兒家,為他們一家的團圓相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或是旅游觀光、或是團建聯誼、或是探親訪友……火熱開通的S1線串聯起多個站點,也連接著無數的家庭;飛馳而過的軌交列車滿載著往來的乘客,也牽動著濃濃的鄉情,讓遠隔數十公里的人們心更近、情更深。
S1線的正式開通將為這項極具歷史意義的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與此同時,也將在錫澄協同化發展的道路上再次邁出嶄新的一步。相信在未來,乘著S1線的“東風”,無錫的各項事業也將邁向新的高度。
來源:無錫日報